本网讯(文图/李磊)2025年4月22日至24日,由中共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四川省民政厅、凉山州越西县人民政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携手振兴 彝路同行——2025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助力乡村振兴联合行动”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隆重举行。乐山师范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作为参与高校之一,由社会工作系李磊教授、民族学博士丁木乃等师生代表组成团队,与全国14所高校、24家社会组织共同探讨乡村振兴路径,为凉山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本次联合行动以“学术+实践+资源”三位一体模式为核心,旨在为凉山州越西县量身打造可持续的乡村振兴策略。活动汇聚了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学者,以及深圳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福州市长乐区社会工作协会等全国知名社会组织代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马凤芝教授强调:“乡村振兴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将学术研究、在地实践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而社会工作正是链接多方的重要纽带。”
活动内容涵盖经验分享、路径共探、资源对接、实地调研、职业培训、教育帮扶6个板块,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团队参与经验分享与教育帮扶环节,李磊教授以《“校地社协同”赋能困境儿童服务的创新路径》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分享了乐山师范学院与乐山市沙湾区合作的“为你而来 相伴成长”儿童关爱“开源蓄水”项目经验。该项目针对城乡结合部儿童服务短板,构建了“校地社联动”机制,通过“人才下沉”、“课程赋能”、“资源整合”三大创新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发言中指出高校需将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成为在地组织的‘智库’和‘人才库’”,乐师模式为民族地区儿童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分享中引用的量化数据与本土化案例,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
此外,丁木乃博士作为越西中学校友,在“名校学子经验分享”环节,以《从被照亮到成为光源:一个校友学长的教育火种传递》为题,讲述了自己从凉山学子到高校教师的成长经历,呼吁更多青年“用专业知识反哺家乡”。
活动期间,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与越西县民政局就儿童服务深化、人才联合培养、文化振兴探索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县委领导表示乐山师范学院的实践经验和资源链接能力将有效助力越西县社会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法管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校地合作半径,计划在凉山州建立“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推动更多师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实现从课堂到田野,从理论到行动,以充分彰显高校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